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案件审理的原则,什么是民事案件?
释义
    一、什么是民事案件
    民事案件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为方便审理和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根据法律关系的性质对受理案件所进行的分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以民法理论对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为基础,以法律关系的内容即民事权利类型来编排体系,结合现行立法及审判实践,将案由的编排体系划分为一级案由、二级案由、三级案由和四级案由。
    民事案件从立案到开庭一般要三十天左右,具体看什么案件和案件的实际情况。大概所需要的时间如下:法院立案向五天内向被告送起诉状副本,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后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收到答辩状后五日内向原告送达答辩状副本。
    二、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一)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遵循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1、所谓以事实为根据,就是对案件作出处理决定的时候,只能以客观存在的案件事实作为基础,而不能以其他别的东西作为根据。审判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正确应用法律,对案件作出正确处理。
    2、所谓以法律为准绳,就是在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审判人员办理民事案件,只有以法律为准绳,才能做到正确、合法、及时的处理案件,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贯彻实施。
    (二)在审判过程中,法院应当遵循:
    1、“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
    2、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3、法院调解原则;
    4、处分原则;
    5、辩论原则。
    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程序,这样当事人的权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这也是为了防止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而设定的。不可否认的是,现行法关于民事案件审理的原则虽然有很大的可行性,但民事案件之多,难免有缺漏,因此也是存在不足之处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7: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