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校招跟用人单位没钱就业协议,但签了就业协议补充协议,补充协议有效吗 |
释义 | 劳动合同的补充协议有效条件:当事人具有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补充协议内容合法,不违背公序良俗。根据《民法典》第143条和《劳动合同法》第16、17条规定。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的补充协议如果符合下列条件的,是有效的:协议的当事人均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订立协议的意思表示真实;以及补充协议中的内容合法、不违背公序良俗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拓展延伸 就业协议的法律约束力及补充协议的有效性研究 就业协议是校招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重要法律文件,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就业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双方应当履行协议中的义务。然而,当就业协议存在一些不完善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情况时,补充协议可以起到补充、修改或解释协议条款的作用。补充协议的有效性取决于其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经过双方自愿同意,并且是否符合公序良俗。如果补充协议符合这些要求,那么它在法律上是有效的,双方应当按照补充协议的约定履行义务。因此,就业协议的法律约束力和补充协议的有效性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和判断的。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十七条,劳动合同的补充协议如果当事人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并且内容合法、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补充协议是有效的。就业协议作为重要的法律文件,双方应当履行协议中的义务。补充协议可以在不完善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情况下起到补充、修改或解释协议条款的作用。因此,根据具体情况,就业协议的法律约束力和补充协议的有效性需要进行研究和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15修正):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企业未按照国家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或者挪用职工教育经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15修正):第五章 职业教育和培训 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统筹协调,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鼓励劳动者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15修正):第五章 职业教育和培训 第五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和引导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提供技能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