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的区别 |
释义 | 能犯未遂与及不能犯未遂二者之间的区别: 1、法律效果不同:对不能犯是无罪处理;而未遂犯构成犯罪,只是未遂而已; 2、概念不同: 能犯未遂,是“不能犯未遂”的对称。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实行行为,并且这一行为实际上有可能完成犯罪,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使犯罪未能完成的犯罪未遂形态。如甲用枪向乙射击,意欲打死乙,但由于其枪法不准,未能击中乙,乙见状得以逃脱。 不能犯未遂,是“能犯未遂”的对称,简称“不能犯”。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实行行为,但由于其行为的性质,致使其行为不可能完成犯罪,因而使犯罪未能完成的犯罪未遂形态。 我国刑法理论对犯罪未遂的两种分类,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犯罪未遂复杂多样的表现形式,并且大致揭示了未遂不同形式的危害程度,因而,这种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犯罪未遂性质和特征的把握,有助于在实践中正确认识不同情况的犯罪未遂案件的危害程度并据此正确量刑。由于这两种分类是从两个角度根据两个标准划分的,因此对具体案件来讲两种分类是交叉的、同时存在的,应该全面地对这两种分类的意义都予以考虑。更为重要的是,对一切犯罪未遂案件的危害程度,都要在研究和掌握一般情况的基础上,坚持具体案件的具体分析和全案分析,离开了对未遂案件社会危害程度的正确考察及量刑上对此的正确体现,犯罪未遂的分类就会失去其实际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三条 【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十四条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