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退休并轨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退休并轨是指取消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退休制度差别,将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待遇与企业的退休待遇相一致,实现退休制度的统一。 在退休并轨前,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退休制度存在很大的差别,如退休年龄、退休金计算标准、退休金缴纳比例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导致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待遇相对较高,而企业的退休待遇相对较低,这就出现了“同工不同酬”现象。退休并轨的实施,可以消除不同单位之间的差别,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退休并轨的条件一般包括: 1 、法律法规的支持:退休并轨需要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如中央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规定,国务院的决定等; 2 、改革方案的制定:退休并轨需要制定改革方案,包括取消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退休制度差别,实现退休制度的统一,同时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3 、具体方案的实施:改革方案需要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并在实际操作中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4 、退休待遇的协调:退休并轨需要协调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的退休待遇问题,如退休年龄、退休金计算标准、退休金缴纳比例等方面的问题,以达到公平合理的退休待遇。 综上所述,退休并轨是一个复杂的改革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职工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实现制度的统一和职工权益的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四条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