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刑法和宪法的关系具体如下: 1、刑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且刑法不能违背宪法的意志; 2、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宪法除规定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外,还规定国家政权机关组织和确认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因而宪法又被称为“母法”,普通法律则被称为“子法”。但是宪法也只能规定立法原则,而不能代替普通立法; 3、宪法在内容上所具有的国家根本法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法律地位高于普通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普通法律的内容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与宪法内容相抵触的法律无效; 4、普通法都可以看做是对宪法的某一个模块的解释说明,使法律在执行过程中更加明确,刑法也不例外。 刑法和宪法的区别如下: 1、二者规定的内容不同,刑法规定了犯罪及刑罚,宪法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国体、政体、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2、二者的效力不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刑法不能与宪法相抵触; 3、二者修改的程序不同,宪法的修改程序比刑法更为严苛。 综上所述,刑法作为重要的部门法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刑法是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法律,不仅是通过刑罚来惩罚犯罪行为,也是在通过明确地法律条文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社会制度等内容,是国家的根本法、母法;刑法则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属于子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 【立法宗旨】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