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精神病派出所怎么处理 |
释义 | 责令监护人严加看管,受害者可以向监护人索赔,派出所可以协助调解。 一般情况下,有监护人的,监护人无力监管的,可送往当地精神病院。发病的精神病人实施危险行为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时,受害人或其他人报警后,而未出警,属于行政不作为。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注意,在实务中,这里必须是危险行为正在进行并有可能持续到警察到达现场危险行为还在进行。或者将要发生,而自己又无力避免。 一、精神病如何免于刑事责任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因而精神病人犯罪后主张免于刑事处罚的,需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其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处于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的状态。 一、精神病人类别: 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2、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介于前两种精神病人之间的一部分精神病人。 二、精神病人的处罚: 1、在刑罚适用方面,司法实务中应依据司法精神病鉴定关于行为人属于限制责任能力及其等级、程度的鉴定结论,结合犯罪行为的性质、危害程度和行为人的其他个人情况,根据罪责刑相适应进行综合分析,具体裁量,确定刑罚; 2、对限制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如属于严重减弱责任能力的,应予以较大幅度的从宽处罚,也可以考虑缓刑的适用,直至免予刑事处罚; 3、对属于中度减弱责任能力的,则应予以较适中的从宽处罚; 4、对属于轻度减弱责任能力的,应予以较小幅度的从宽处罚。 综上所述,精神病人刑事责任是指精神障碍人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后的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因而精神病人犯罪后主张免于刑事处罚的,需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其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处于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的状态。 二、精神病人违法怎么处理 对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由此可以看出:1、精神病人应否负刑事责任,关键在于行为时是否具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2、行为时是否有辨认或者控制能力,既不能根据行为人的供述来确定,也不能凭办案人员的主观判断来确定,而是必须经过法定的鉴定程序予以确认;3、对因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并不是一概放任不管,而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强制医疗。对于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具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力,因此,应当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对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