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耕地红线的面积约为多少亿亩? |
释义 | 我国耕地面积红线是18亿亩,保护耕地红线是保障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通过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一系列硬措施,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和土地管理制度,我国坚守耕地红线,确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任务得到充分落实。同时,推进农村土地整治也是保障发展和保护耕地红线的重要手段,能够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法律分析 我国耕地面积红线是18亿亩。 耕地红线,指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最低值。它是一个具有底线含义的数字,有国家耕地红线和地方耕地红线。2009年6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土资源部提出“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行动,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保护的红线不能碰。 我国采取一系列硬措施,包括严密耕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完善法律法规,修订实施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颁布实施黑土地保护法等。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编制将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足额带位置分解下达,优先划定、应划尽划、应保尽保。 保线行动 1、保障发展 从土地规划、计划和审批等方面,通过扩增量、挤存量、调结构、快审批等方式,优先保障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重点建设项目及时落地。 2、严格把关 从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耕地占补平衡、征地补偿安置四个方面,严把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审查关,坚决纠正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的供地、用地,坚决纠正搭车用地。 3、坚守红线 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保护的红线不能碰。层层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国土资源部会同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对责任制履行情况进行检查。 4、是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整治 农村土地整治是保发展、保红线的结合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当前还能有效地拉动农村投资和消费需求。农村土地整治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结语 我国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红线不可逾越。通过严密的法律制度体系和一系列硬措施,包括完善法律法规、修订土地管理法、颁布黑土地保护法等,我国保障了耕地的发展和保有量。同时,我们还注重保障国家发展和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严格把关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审查,坚守耕地红线。此外,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整治,不仅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还能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够实现经济增长与耕地保护的双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2018修正):第三章 土地沙化的预防 第十九条 沙化土地所在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和管理,在编制流域和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供水计划时,必须考虑整个流域和区域植被保护的用水需求,防止因地下水和上游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植被破坏和土地沙化。该规划和计划经批准后,必须严格实施。 沙化土地所在地区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型农牧业和其他产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四条 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扶持发展居民住宅建设,逐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 第二十八条 举办乡镇企业,其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控制、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土地,凡有荒地、劣地可以利用的,不得占用耕地、好地。 举办乡镇企业使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有关用地批准手续和土地登记手续。 乡镇企业使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连续闲置两年以上或者因停办闲置一年以上的,应当由原土地所有者收回该土地使用权,重新安排使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