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老人去逝后应该如何处理 |
释义 | 老人病逝后的处理方式:一般应当对老认先进行安葬。然后,处理其遗产,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如果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一.首先拨打120,确定老人是否真正的死亡 很多老人在家中突然间没有了呼吸,往往就会被认定为死亡。但是这样判断死亡的方式并不科学,因为会存在假死的情况。 这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及时拨打120,将老人快速送到医院,说不定抢救及时,还能够挽回老人的生命。 如果老人的确已经去世,那么医院根据情况也会出具死亡通知书,正式书面通知,老人离世的消息。 那么,对于家属来说,接下来就要考虑老人的后事问题了。 二.通知其他兄弟姐妹,以及家中的亲朋好友 如果老人去世了,那么也是一件非常悲伤的事情。 这时候,按照一些传统的习俗,死者为大,一般都会让老人的子女赶回来见老人最后一面,参加老人的葬礼。 这时候,作为家属来说,就要通知其他的兄弟姐妹,告知老人死亡的消息,并让他们尽快赶回来。 与此同时,也要通知家中的一些亲朋好友,让他们知晓此事,有个提前准备。 有些亲戚朋友也会赶过来,参与老人的丧事办理,这中间还涉及到一些人情往来,所以也必须要通知这些亲朋好友。 三.兄弟姐妹之间坐下来,共同商量着丧事如何去办 如果老人只有独生子女的话,那么老人后世的操办,基本上就是孩子一个人说了算,也不会涉及到一些其他的利益分配。 但如果老人的子女比较多,那么几个子女之间,一定要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下关于老人后事的一些规划与花费。 毕竟给老人办理丧事,是有一定的费用支出的。而且每个子女的家庭条件不一样,以及每个人对于后世的办理看法不一样,在涉及到一些费用平摊的时候,往往会发生矛盾。尤其是在农村,不少兄弟姐妹就是因为在老人丧事办理的上面的意见不一样,从而发生争执,甚至是冲突,导致两家老死不相往来。 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矛盾出现,一般都是有老人的长子或者长女,提出具体的想法,其他子女在没有意见的情况,就按照这个想法来操作。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将老人的一些后期财产分配说清楚,是为了更好地避免矛盾发生。 四.联系殡仪馆,并着手做火化前的准备工作 如今,大部分老人去世以后,采用的都是火葬的形式。 那么这时候就要主动联系殡仪馆,和殡仪馆商量一些火化事宜,包括火化炉的选择等细节部分。 在此期间,要提前为老人准备寿衣,骨灰盒等这些必备物品。 等到殡仪馆确定火化时间以后,那么再次通知一些亲朋好友,他们也会前来参加吊唁,参加葬礼。 在这里也要特别注意,一定要先准备好老人的死亡证明,只有这样殡仪馆才会接收。 五.联系墓地,确定好骨灰盒安放的位置 在联系殡仪馆以后,也要同步联系墓地,毕竟骨灰盒一般都会安放在陵园内,不会带回家来。 那么需要提前联系好墓地,在殡仪馆办理完葬礼以后,拿到骨灰盒,那么就直接前往墓地,安放好骨灰盒,进行祭拜。 六.登记亲朋好友的送礼情况,便于后期回礼 在我国的传统习俗当中,一个家庭不管是办喜事还是丧事,那么亲朋好友一般都会进行送礼,多半会给一些钱,用来祝福和安慰。 这样的形式一直从古至今延续下来,似乎成了一种习俗。 那么对于亲朋好友的送礼,一定要及时记录下来,后期这样的人情也是要还的。 等丧事办理完成以后,那么也要订几桌饭,叫上亲朋好友一起吃饭,作为一个基本的礼节回应。 七.前往银行,将某人在银行里面的钱取出来 如今不少老人,都有一些退休金,再加上儿女平时节假日给的一些钱,身上都会有些存款。 而老人们基本上也不会进行理财或者购买股票,身上的钱多半是存在银行里。 这时候,子女可以携带老人的存折或者是银行卡,前往银行将存在银行里面的钱取出来。 如果金额数目不大,手上有有老人的银行卡和密码,那么可以直接在自助服务机上来取。或者是拿着存折存单到银行柜台来取。当然了,如果老人的存款金额比较大,又不知道密码,那么就需要拿着死亡证明到当地的公证处进行公证,凭着公证文件,才能够将钱取出来。这样的话,在公证处要多花费一些手续费。 八.联系当地的社保局,领取老人的退休金以及丧葬费和抚恤金 如果老人有退休金,那么在老人离世的当月,还是可以领取退休金地。从次月起,便不再领取。 与此同时,老人养老金个人账户里面的余额是可以全部提取出来的,并且国家还会发放一笔丧葬费和抚恤金,具体能够领到多少,每个地方会有一些区别。 九.将老人的户口注销 等到老人去世,差不多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时候需要通过身份证才能够办理的事情,基本上都已经办理完毕,那么就需要前往当地的派出所,将老人的身份证进行注销。 如果人去世了,身份证都一直没有注销,甚至家人利用身份证从事一些其他的事情,那么后期都是要被追究责任的。 十.兄弟姐妹之间,将老人的财产分清楚 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针对老人生前的一些财产,如果没有特别的遗嘱,那么老人留下的财产,子女之间就可以相互分掉。 毕竟对于老人的丧事,一切开销费用也都是子女之间共同来出的。 这些便是老人去世后的一些处理流程,基本上按照这一套流程下来,不会出现太多的问题。 当然了,在处理老人丧事的时候,也有一些特别的注意事项。 1.尊重当地的习俗。在给老人办理丧事之前,最好可以询问一下村里面一些年龄大的老人,他们的经验比较多,或许能够提供到一些帮助。 2.凡事都要商量着来,不可以意气用事。毕竟给老人办理丧事的流程也十分复杂,这中间会涉及到很多方面,那么兄弟姐妹之间一定要以和为贵,凡事多多商量。 3.对于老人的丧事办理,不要过于铺张浪费。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那么在给老人办理丧事的时候,也要注意节约,不要过于铺张浪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条 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难以确定死亡时间的,推定没有其他继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继承人,辈份不同的,推定长辈先死亡;辈份相同的,推定同时死亡,相互不发生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