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绑架后杀害人质是故意杀人吗 |
释义 | 绑架后杀害人质是否构成故意杀人,还是得看行为人的主观意图。若行为人主观上就是希望杀死人质,则是故意杀人,但并不构成故意杀人罪,而是仅仅构成绑架罪加重处罚。 一、怎样区分绑架罪和非法拘禁罪 为索取债务扣押人质的,依法构成非法拘禁罪。考虑行为人索取债务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权利,没有非法占取他人财物的目的,因此仅仅是单纯侵犯自由的问题,并没有侵犯他人的财产,所以法律规定是非法拘禁罪。 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进一步扩大非法拘禁罪的适用范围,指出行为人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刑法》第238条(非法拘禁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行为人索取超出债务范围的财物的情况。 对此,绑架罪还是非法拘禁罪的认定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行为人认为索要的超出债务范围不大,可以仍然按照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如果行为人认为索要的超出债务范围过大,甚至与名为索债,实为绑架人质非法索取巨额财产,应当按照绑架罪定罪处罚。 二、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的认定标准有何区别 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如下:一、侵害的客体不同。故意伤害罪,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健康。因此,伤害自己的健康,一般不认为是犯罪。所谓侵害他人的健康,就是对人体组织完整性的破坏或对人体器官正常机能的破坏,但是,只有给他人造成肉体上的暂时的痛苦或人格上的侮辱、精神上的刺激,不能认为是侵害他人健康。而故意杀人(未遂)罪所侵害的客体则是他人的生命权利。二、犯罪的目的不同。故意伤害罪,行为人只想伤害他人使其健康受到损害,并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的目的。对被害人的死亡,属于过失。而故意杀人(未遂)罪,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和杀人既遂是一致的,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剥夺他人的生命,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三、构成犯罪的条件不同。故意伤害未遂不为罪;而故意杀人未遂构成犯罪。即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 三、被绑架后不要财物要走什么法律处罚 绑架不要财物涉及的罪名是绑架罪。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绑架罪属于行为犯,即行为人只要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即构成绑架罪的既遂。因此即使行为人绑架不要财物,但只要其实施了绑架的犯罪行为,依然构成绑架罪。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