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民个人信息的特点有哪些
释义
    公民个人信息的特点有:
    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
    2.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
    3.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40万是否构成犯罪
    刑法修正案(七)在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增加规定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以及非法窃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按照《刑法修正案(七)》第7条的规定,为了强化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在《刑法》第253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253条之一(以下简称“本条”),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这是对近年来日益严峻的公民个人信息被无端泄露的刑法回应。个人信息被不当采集、随意泄露、任意篡改、恶意使用乃至非法转卖牟利,不仅是对公民权益的严重侵害,而且一旦个人信息流人犯罪分子手中而引发盗窃、诈骗、绑架等刑事犯罪,会给公民造成二次甚至三次侵害,成为其他犯罪的源头犯罪。
    长期以来,我国刑法更侧重对公共利益的保护,侧重对个人财产权、生命权的保护,而缺乏对公民个人信息、个人隐私的保护。从目前来看,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已远非民事法律、行政法律所能抑制,因此,尽管我国尚未出台作为前置法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此次修正案依然将严重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人罪,以彰显对公民权利的保护。由于侵犯个人身份信息的主体、行为性质明显不同,可认为分别规定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司法解释也作出了这样的罪名界定。
    可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40万是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
    二、警察查询公民个人信息违法吗
    警察如果因工作需要查询公民个人信息不违法,否则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公民个人信息关乎公民个人隐私,依法不受侵犯,如果是因工作需要,合法查取公民信息是不违法的。有关法律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三、个人信息与隐私怎么界定
    个人信息和隐私是或具有交叉关系、或互异、或包含的两个概念。隐私是指不被公众所知的,具有私密性。个人信息则是一个不可能进行周延的概念。从世界各国立法例来看,对个人信息的称谓并不一致,有的采用个人资料,有的采用个人隐私。目前主流的理论和观点认为,只要不是向不特定的社会
    公众公布,主体在将自己的某种个人信息向特定个人或群体披露后,对其他个人或群体仍然享有隐私权,如果其他人未经许可擅自公布其个人信息的,仍然构成隐私侵权。
    应受到法律保护的个人信息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该信息的主体为自然人;
    2、该信息与其自然人主体有切身的利
    益关系,如关系到个人尊严、个人的社会生存利益;
    3、该信息具有隐私性;
    4、该信息需被除自己之外的单位或个人所掌握。
    即在法律的层面上,探讨个人信息与
    隐私范围的话,应该承认受法律保护的个人信息应该是具有某种程度的隐私性、分别受相关不同阶层的法律的保护。
    个人信息
    应该选择一种合理、科学的方法进行定义。欧洲多数立法针对个人数据(如欧盟1995年《数据保护指令》规定:个人数据是指,与一个身份已被识别或者可被
    识别的自然人相关的任何信息。)其采取的是抽象概括的方式,较为宽泛。该方法在法律认定时可能造成相当难度,所以在抽象概括的方式下,再进行列举较为合理。
    侵犯个人信息罪判多少年的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7: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