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 |
释义 | 1、比较 按照某种确定的方式将施工成本的计划值和实际值逐项进行比较,已发现施工成本是否已超支。 2、分析 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比较的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偏差的严重性及偏差产生的原因。这一步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核心,其主要目的在于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从而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或减少相同原因的再次发生或减少由此造成的损失。 3、预测 根据项目实施情况估算整个项目完成时的施工成本。预测的目的在于为决策提供支持。 4、纠偏 当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成本出现了偏差,应当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偏差分析和预测的结果,采用适当的措施,以其达到使施工成本偏差尽可能小的目的。纠偏是施工成本控制中最具实质性的一步。只有通过纠偏,才能最终达到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 5、检查 它是指对工程的进展进行跟踪和检查,及时了解工程进展状况以及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一、不合法的工程承包方式怎么处理 1、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2、施工工程的承包方式如下: 设计—施工总承包(D-B)设计—施工总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规模、类型和业主要求,工程总承包还可采用设计—采购总承包(E-P)、采购—施工总承包(P-C)等方式。 于国内目前采用的施工总承包方式在传统承包模式下,施工和设计是分离的,双方难以及时协调,常常产生造价和使用功能上的损失。在建设工程的造价上,设计对造价的影响占到80%以上,降低工程造价,最重要的阶段就在于设计,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设计和施工过程的深度交叉,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幅度地降低成本。 二、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分类 (1)按施工过程控制分为: 1、施工准备控制 指在各工程对象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对各项准备工作及影响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控制,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 2、施工过程控制 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实际投入的生产要素质量及作业技术活动的实施状态和结果所进行的控制,包括作业者发挥技术能力过程的自控行为和来自有关管理者的监控行为。 3、竣工验收控制 它是指对于通过施工过程所完成的具有独立的功能和使用价值的最终产品〔单位工程或整个工程项目〕及有关方面(例如质量文档)的质量进行控制。 (2)按施工层次控制: 通常任何一个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可以划分为若干层次。例如,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按照国家标准可以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等层次;而对于诸如水利水电、港口交通等工程项目则可划分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等几个层次。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施工先后顺序的逻辑关系。显然,施工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最基本的质量控制,它决定了有关检验批的质量;而检验批的质量又决定了分项工程的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决定了分部工程的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决定了单位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决定了整个项目的质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