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纠纷调解的步骤与方法
释义
    调解工作的主旨是以关心爱护的态度,通过疏导、说理、启发和调解,提高当事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观念,解决纠纷。调解人应善于运用法律条文和政策规定,倾听双方意见,调查研究事实,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抓典型案例,回访巩固成果,并共同协商解决涉及两个单位群众之间的纠纷。同时,调解人还应总结经验,推广经验。
    法律分析
    1、要以关心爱护的态度,疏导说理的方式,循循善诱的言语,苦口婆心,反复调解启发当事人的思想觉悟。
    2、要善于适用法律条文、政策规定和优良的传统教育当事人,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
    3、要善于利用当事人社会关系中积极力量来帮助说服当事人。
    4、要善于倾听双方当事人的意见,不可先人为主,偏听偏信。
    5、要善于调查研究,查清事实真相,找出纠纷的原因、争执的焦点和纠纷中的关键人物。
    6、要善于把说服劝导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7、要善于抓典型人、典型事,解决一件,教育一片。
    8、要善于适时回访,巩固调解成果。
    9、凡是涉及两个单位群众之间发生的纠纷,调解组织必须共同协商解决。
    10、要善于总结经验,推广经验。
    拓展延伸
    纠纷调解的效果与实践
    纠纷调解是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通过第三方的中立调解帮助当事人达成共识。它的效果在于减少诉讼成本、缩短解决时间,并能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实践中,纠纷调解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如确定调解人员、收集证据、开展调解会议等。调解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沟通技巧,以促进当事人之间的对话和理解。在实践中,纠纷调解已被广泛采用,不仅在民事纠纷中发挥作用,也逐渐应用于商业纠纷、劳动争议等领域。纠纷调解的效果与实践证明,它是一种高效、灵活且可持续的争议解决方式。
    结语
    纠纷调解,关心爱护,疏导说理,循循善诱,苦口婆心,启发思想。善用法律条文、政策规定和传统教育,提升思想认识、道德观念。倾听双方意见,不偏听偏信。调查研究,找出纠纷原因和关键人物。结合说服劝导与问题解决。抓典型人、事,解决一件,教育一片。适时回访,巩固成果。单位群众纠纷,共同协商解决。总结经验,推广经验。纠纷调解是高效、灵活、可持续的争议解决方式,减少成本、保护隐私。在民事、商业、劳动等领域广泛应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六条 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调解不成的,应当终止调解,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章 调解协议 第三十三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七条 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调解情况。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建立调解工作档案,将调解登记、调解工作记录、调解协议书等材料立卷归档。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1: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