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
释义 |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概括为: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绿色原则。 民法基本原则,是指其效力贯穿于民法始终(包括立法、守法、执法各环节)的民法根本规则。民法基本原则不仅是制定民法的立法准则,也是当事人在法无明文规定时的行为准则,同时还是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种情况下诉讼纠纷的审判准则。它可以起到弥补民事法律规范欠缺(法律漏洞)的作用,也意味着授权司法机关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司法活动。 民法的基本原则,反映民事生活的根本属性,尤其是市民社会的一般条件、趋势和要求。我国民法通则第3—7条对我国民法的原则做了规定,概括其内容,大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民法内容有普遍约束力的原则,是指导民事立法、民事审判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如平等、自愿等原则,还有一些是适用于特定民事法律关系的原则,如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 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1、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事立法的准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蕴含着民法调控社会生活所欲实现的目标,所欲达致的理想,是我国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本质特征的集中反映,集中体现了民法区别于其他法律,尤其是行政法和经济法的特征。它贯穿于整个民事立法,确定了民事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制定具体民法制度和规范的基础。 2、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 民事主体所进行的各项民事活动,不仅要遵循具体的民法规范,还要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在现行法上对于民事主体的民事活动欠缺相应的民法规范进行调整时,民事主体应 依民法基本原则的要求进行民事活动。 3、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法院解释法律、补充法律漏洞的基本依据。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法院对民事法律、法规进行解释的基本依据。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须对所应适用的法律条文进行解释,以阐明法律规范的含义,确定特定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法院在对法律条文进行解释时,如有两种相反的含义,应采用其中符合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无论采用何种解释方法,其解释结果均不能违反民法基本原则。如果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在现行法上未能获得据以作出裁判的依据,这就表明在现行法上存在法律漏洞。此时,法院应依据民法的基本原则来进行法律漏洞的补充。 4、民法的基本原则,是解释、研究民法的出发点。 学者在对民法进行解释、研究时,应以民法的基本原则作为出发点,无论何种学说,违背了民法的基本原则,就不是妥当的学说。 法律依据 《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7) 》 第一条 制定民法总则。民法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编纂一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协调一致的民法典,是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制定民法总则是编纂民法典的第一步。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民法总则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统领民法典各分编;各分编将在总则的基础上对各项民事制度作出具体规定。该法的主要内容: 一是完善了民事基本原则和法律适用规则。明确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确立了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原则、绿色原则等基本原则。明确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是完善了民事主体制度。分别规定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三类民事主体,增加了保护胎儿利益的规定,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年龄下限调整为“八周岁”,完善了监护制度;按照法人设立目的和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三类;赋予非法人组织民事主体地位。 三是突出了对民事权利的保护。明确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明确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债权、继承权、股权和其他投资性权利;对知识产权作了概括性规定;为了适应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明确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规范了民事权利的行使,并对弱势群体民事权利的特别保护作出衔接性规定。四是完善了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制度,主要是扩充了民事法律行为的内涵,增加了意思表示的规则,完善了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规则。五是完善了民事责任和诉讼时效制度。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