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草原防火工作实行什么方针
释义
    我国森林防火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预防是森林防火的前提和关键消灭是被动手段挽救措施。只有把预防工作搞好了才有可能不发生火灾或少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将其消灭。因此,在森林防火各项工作措施中我们必须做到两手同时抓一手抓预防一手抓扑救,两手都要才有可能不发生火灾或少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将其消灭,因此,在森林防火的工作中必须做到预防和扑救双管齐下。
    防火一般能判几年
    根据我国纵火罪的司法解释,行为人过失或故意引起火灾造成国家财产以及人民财产受到损失的,根据情节程度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无期或者死刑等不同程度处罚。放火行为导致的后果对于量刑起到绝对关键作用,同时也会根据行为人主观因素结合后果来判定处罚力度。
    放火罪认定分为三种情况,情节轻微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人身伤害以及财产巨大损失的),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放火造成人员伤害或死亡,财产损失达到一定程度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造成多人伤亡,财产损失巨大的,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放火焚烧国家森林山区的,按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起步处罚。无论是否造成财产损失。
    行为人意外引起的火灾也会在量刑时有所考虑,因非本人意愿虽然造成了火灾带来的财产损失,但因为损失后果不严重又或者是非故意因素,在判刑时会考虑具体因素而减轻处罚力度。
    行为人焚烧自己个人财产的,不予放火罪定罪行为人放火导致他人伤亡的,要同时追究放火罪和过意伤害罪放火行为是毁坏掩饰其他犯罪行为的,根据犯罪事实严重程度,从重处罚。不按放火罪数罪并罚。
    放火罪除了考虑到造成后果的情节程度以及行为人行为的主观因素以外,在法律上还有犯罪既遂和未遂的本质区别。既遂就会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的量刑标准来处罚,未遂一般是批评教育不予处罚,同样放火罪也一样,放火未遂或中止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通过上面的内容得知,根据情节严重程度来看放火罪最低判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可判处死刑。
    法律依据:《森林防火条例》第五条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的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的森林防火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森林防火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承担本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日常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森林防火工作。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