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 是的。 宪法作为广义的法的组成部分,它和普通法律在阶级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又有不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在法律方面的特有属性、主要特征,这个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宪法内容的根本性。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的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这些内容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所以宪法就成为国家立法机关进行立法活动的法律基础。 (2)宪法法律效力的最高性。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所以普通法律的内容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所以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 (3)宪法制定、修改程序的严格性。许多国家都对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规定了不同于普通立法的特别程序,通常设立专门机构来负责,如我国曾是宪法起草委员会和宪法修改委员会;许多国家还规定了宪法通过或批准的特别程序;有的国家还专门作出宪法某项内容不得修改的规定。 (4)宪法解释和监督实施的特殊性。解释宪法一般包括对宪法条文进行权威性的解释和确认某项法律的内容是否违宪,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世界上宪法解释和监督体制一般分三种:立法解释(监督)制、司法解释(监督)制、特设机构解释(监督)制。我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宪法实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