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环境污染受害者如何维权,是什么 |
释义 | 环境污染受害者应通过合法途径维权,包括向环保部门反映、要求污染企业改正及采取行政措施,或通过环境民事纠纷处理程序调解或提起赔偿诉讼。环境污染是指向环境中添加物质超过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构成要件包括有污染环境的行为和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法律分析 一、环境污染受害者如何维权 环境污染受害者可以向当地的环保部门反映的方式维权,依法要求污染企业限期改正,或者对其采取罚款、停业等行政措施。对于受害者所遭受的损害的维权方式可以通过环境民事纠纷处理程序由环境行政部门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可以提起民事损害赔偿诉讼。认为环境污染是一个对人们的影响非常大的事情,当发生环境污染纠纷的时候人们应该坚决通过各种合法的突进维权。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向相关污染者提起诉讼或者其他方式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二、环境污染是什么 环境污染是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的,环境污染是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据所知两个以上侵权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承担责任的大小,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排放量,破坏生态的方式、范围、程度,以及行为对损害后果所起的作用等因素确定。 三、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是什么 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是指由于生产、科研、生活及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源进入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人的生命、健康、财产遭受损害以及人的正常生产、工作、学习、生活受到妨害时,行为人依法所承担的民事责任。 认为环境污染致人损害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1.有污染环境的行为并造成一定程度损害的事实。 2.损害与污染环境的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结语 环境污染受害者应当通过合法途径维权,如向环保部门反映问题,要求污染企业改正,或者采取行政措施。对受害者遭受的损害,可通过环境民事纠纷程序调解处理,无法调解时可提起民事损害赔偿诉讼。环境污染对人们影响巨大,当发生纠纷时,应坚决维护自身权益,通过诉讼或其他合法方式维权。环境污染是指人们对工业发展影响预估不足,导致环境受到破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依法承担的责任,包括有污染环境的行为并造成损害的事实,以及损害与污染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修订):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二十一条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有关机关和组织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六章 放射性废物管理 第三十九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技术利用单位、铀(钍)矿和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单位,应当合理选择和利用原材料,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尽量减少放射性废物的产生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二章 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含有放射性物质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不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的,不得出厂和销售。 使用伴生放射性矿渣和含有天然放射性物质的石材做建筑和装修材料,应当符合国家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控制标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