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大二型水库的修建标准 |
释义 | 水库分类标准根据总库容、防洪级别、保护农田面积、治涝面积、灌溉面积、供水级别和装机容量进行划分,包括大型水库(1、2)、中型水库以及小型水库(1、2)。 法律分析 水库分类的标准是: 1、大(1)型水库:总库容10亿立方米,防洪级别为特别重要,保护农田500万亩,治涝面积200万亩,灌溉面积150万亩,供水级别为特别重要,装机容量120。 2、大(2)型水库:总库容10~1.0亿立方米,防洪级别为重要,保护农田500~100万亩,治涝面积200~60万亩,灌溉面积150~50万亩,供水级别为重要,装机容量120~30。 3、中型水库:总库容1.0~0.1亿立方米,防洪级别为中等,保护农田100~30万亩,治涝面积60~15万亩,灌溉面积50~5万亩,供水级别为中等,装机容量30~5。 4、小(1)型水库:总库容0.10~0.01亿立方米,防洪级别为一般,保护农田30~5万亩,治涝面积15~3万亩,灌溉面积5~0.5万亩,供水级别为一般,装机容量5~1。 5、小(2)型水库:总库容0.01~0.001亿立方米,保护农田5万亩,治涝面积3万亩,灌溉面积0.5万亩,供水级别为次一般,装机容量1。 拓展延伸 大型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估与管理 大型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估与管理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和有效管理的一项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日益增多,其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日益显现。因此,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其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和合理管理。环境影响评估旨在预测水利工程建设、运行和拆除过程中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包括水质、水量、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评估结果将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以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确保水利工程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环境影响管理则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监测、减轻和补偿环境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这包括建立环境监测网络、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等方面的工作。通过科学评估和有效管理,大型水利工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可持续的双赢局面。 结语 水库分类标准明确了不同类型水库的特点和功能,为水利工程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依据。同时,大型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估与管理也变得至关重要。通过科学评估和有效管理,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并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水利工程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条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