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浅析校园内如何加强未成年人安全教育保护工作
释义
    社会、学校、自身三个方面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的方法:
    一、社会
    1、建立“三位一体”的联控联防长效机制,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安全防护体系。
    深入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工作,严厉打击盗窃、敲诈、抢劫师生财物、侵害师生人身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应主动和公安机关联系,聘请公安民警为学校的法制校长和校外辅导员。
    2、安全事故重在预防,学校和监护人要切实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高度重视学生安全教育,要充分利用墙报、校报、广播、国旗下讲话、班会、警校共建等载体,根据学生年龄和学习生活实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周”、“安全生产月”等主题教育活动。
    二、学校
    1、健全安保制度,落实安全责任
    “无规矩不成方圆”校园安全首先要健全安保制度,制定安全事故预防方案,紧急安全事故处理方案,安保人员工作责任等,校长要真正做到亲自抓。各班根据本班情况,制定班级安全公约,建立安全班级安全组织。
    2、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学校根据季节,天气等情况,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交通安全,饮食卫生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安全,校园活动安全,防爆、防拐安全,防触电安全,防毒品安全,反校园欺凌安全等。
    3、加强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学校安保处每周都要对校园建筑设施、学生宿舍、食堂、教室、实验室及校内用电安全进行排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同时要求各班主任、任课教师、班干部对本班安全情况进行排查,及时汇报排查情况。
    4、加强门卫工作
    一是提高安保人员业务能力,配备配齐防范器材,使安保人员具备一定的防暴抗暴能力;二是严格门卫问询登记制度,非本校师生和工作人员,必须有完备的登记手续和正当理由方可进入校园,对不能说明情况的闲杂人员应令其立即离开学校,对形迹可疑人员应立即通报公安部门及时处置等。
    三、自身
    1、正确看待和评价自己,善于发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坦然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能够做到自律自省,做好心理调节,塑造阳光健康心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投入学习和生活。
    2、要与他人友好相处,学会举止文明,能做到“以德报怨”,正确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纠纷。
    3、不与陌生人和社会闲杂人员来往,不参与打架斗殴、赌博、吸烟酗酒、敲诈勒索、盗窃抢劫、坑蒙拐骗等违法违纪行为。遇到他人发生纠纷、吵架、殴打等事件时不围观、不起哄、不参与;发现同学遭遇不法侵害时及时主动向值班老师汇报。
    4、遵守交通规则,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校园安全事故常见类型:
    1、挤压、践踏事故。
    放学和下课时在楼道、门口等黑暗和狭窄的地方互相争先而造成的挤压、践踏等事故。学校楼房走廊栏杆的高度不符合要求;校园设深水池;体育设备不定期检查、维修、更换,有些危房在带病使用;校园设施老化。
    2、体育活动事故。
    体育活动或课上不遵守纪律或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随意,体育器械使用时不得要领而造成的伤害。
    3、劳动或社会实践事故。  
    在劳动或社会实践中安全意识差,教师没有将安全事故的预见性放在首位。
    4、校园暴力事故。
    学校安全保卫制度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得力,学生受到校外不法之徒的侵害。哥们义气拉帮结伙;为小事摩擦使用武力;盲目消费导致偷盗;不良交往拉人下水;少数教师有体罚行为。
    5、消防事故。
    学生取暖、用电、饮食不当而造成火灾、触电、中毒等事故。一是侥幸心理严重,导致老化的供电线路和设施仍在凑合着使用、消防器材不足、楼房过道设计不符合消防规定等等。
    法律依据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