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多久一次 |
释义 | 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辨识,每年不少于一次。 企业怎样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方法如下: 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3、风险矩阵分析法LS; 4、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5、风险程度分析法MES。 安全生产是企业获得效率和效益的基础,既是保障经济发展,也是保障人权,稳定社会发展的必需。在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必须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并重,必须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履行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和保护社会资源的职责。太钢是一个特大型冶金企业,是全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搞好安全生产对于太钢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依靠工人全员开展危险辨识工作。从安全系统工程的角度考虑,危险辨识的任务是全面发掘系统内的潜在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可能被触发而引起事故的条件、后果及影响,初步提出消除或控制事故的措施,为进一步分析评价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危险源辨识主要包括主体生产系统危险源辨识和辅助系统危险源辨识。作好危险源辨识工作,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如:收集资料;工艺、设备、设施、环境状况调查;事故和故障统计分析;事故树分析;重大缺陷状况调查;岗位设置状况调查等。 做好准备工作,不是靠一个安全部门或者几个部门就能完成的,而是要靠下至每个岗位工人上至每个领导和全体部门的参与,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的。 法律依据 《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 第九条 风险因素辨识分为全面辨识和专项辨识。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三年内,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全面辨识。本规定施行满三年后,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单位应当每年开展一次全面辨识;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三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辨识。 在生产经营环节或者生产经营要素发生重大变化,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者推广应用前以及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及时开展专项辨识,并根据辨识情况及时调整风险管控信息台账(清单)。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分层次逐级划分和确定风险因素评估单元,并根据评估的目标、范围、专业技术力量等客观情况,选择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风险辨识方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