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抢注商标的判定方法
释义
    商标被抢注可通过以下方式判断恶意:1)抢注的是公众熟知商标,无需其他证据即可确定抢注者主观恶意;2)抢注者目的是转让或敲诈;3)抢注者与被抢注者行业相同或相关,且位于同一地区或相近,抢注者知情或不可不知情。
    法律分析
    ①从被抢注的商标来判断。如果被抢注的是公众熟知商标,无论抢注者采取的抄袭、复制还是模仿的方式,我们都无需借助其他证据即可确定抢注者主观方面具有恶意,是明知故犯。
    ②从抢注者的动机或目的来判断。如果抢注者注册商标的目的不在于自己使用,而是为了转让,尤其是敲诈被抢注者,就可以判断其行为是“恶意抢注”。
    ③可以从主体方面来判断。如果抢注者与被抢注者的行业相同或相关,我们基本上也可以推断抢注者主观方面的“恶意”。另外,如果两者位于同一地区或相距不远,前者知道或者不可能不知道被抢注商标的情况,一般也可以证明“恶意抢注”行为的成立。
    拓展延伸
    商标侵权案件中的证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商标侵权案件中的证据收集与分析方法是保护商标权益的重要环节。在此类案件中,收集确凿的证据是关键,可以通过调查取证、调取监控录像等方式获取相关证据。收集到的证据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对商标的注册情况、使用情况、相似性比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同时,还需要对被告的行为进行调查,包括其商标使用方式、销售渠道等方面的调查。在证据分析过程中,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权益判断,确定是否存在商标侵权行为。综上所述,商标侵权案件中的证据收集与分析方法是确保商标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重要手段。
    结语
    商标侵权案件中的证据收集与分析方法是保护商标权益的重要环节。通过判断被抢注商标的知名度、抢注者的动机或目的以及主体方面的关联性,可以确定抢注者是否具有恶意。在收集到确凿的证据后,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综合评估商标的注册和使用情况,并调查被告的行为。在证据分析过程中,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判断是否存在商标侵权行为。因此,商标侵权案件中的证据收集与分析方法是确保商标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重要手段。
    法律依据
    《商标法》第三十二条,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5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