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个人信息泄露和网络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较为完备,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保障了公民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同时,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也至关重要,包括加强密码保护、不信任陌生链接、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等等。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网络安全,防止网络攻击、侵入、干扰和病毒等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条规定,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储存、传输、披露等活动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明确的原则,接受信息主体的明示同意。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非法获取个人信息、非法出售或者提供个人信息等行为,对于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综上所述,保障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课题,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同时也需要个人注意网络安全意识和加强防范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