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列报的定义是什么? |
释义 | 法律分析:一、列报的定义是什么? 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企业的报表因为某些原因需要修改时,需要调整的数据的起始点。这实际上是把报表整个会计期间分为以下几个期间:以前会计期间至上年年初、上年、本年。 二、资产负债表列报有哪些项目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类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 (1)货币资金; (2)应收及预付款项; (3)交易性投资; (4)存货; (5)持有至到期投资; (6)长期股权投资; (7)投资性房地产; (8)固定资产; (9)生物资产; (10)递延所得税资产; (11)无形资产。 2.负债类项目 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类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 (1)短期借款; (2)应付及预收款项; (3)应交税金; (4)应付职工薪酬; (5)预计负债; (6)长期借款; (7)长期应付款; (8)应付债券; (9)递延所得税负债。 3.所有者权益类项目 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类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 (1)实收资本(或股本); (2)资本公积; (3)盈余公积; (4)未分配利润。 4.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1)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 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通常包括下列各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 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 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2)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是指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情况的事项。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不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 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通常包括下列各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承诺。 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化。 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巨额举债。 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 (三)利润表列报项目 利润表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 1.营业收入; 2.营业成本; 3.营业税金; 4.管理费用; 5.销售费用; 6.财务费用; 7.投资收益; 8.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9.资产减值损失; 10.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11.所得税费用; 12.净利润。 金融企业可以根据其特殊性列示利润表项目。 法律依据:《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 第十二条党员应当增强党员意识,主动按月交纳党费。遇到特殊情况,经党支部同意,可以每季度交纳一次党费,也可以委托其亲属或者其他党员代为交纳或者补交党费。补交党费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个月。 第十四条党组织应当按照规定收缴党员党费,不得垫交或扣缴党员党费,不得要求党员交纳规定以外的各种名目的“特殊党费”。 第二十五条党委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党费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党费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先培训,后上岗。党费管理工作人员变动时,要严格按照党费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财务制度办好交接手续。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