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合同的形式,是指作为合同内容的合意的外观方法和手段,是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外在表现形式。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和其他形式。 一、扫描件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 扫描件合同只要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就具有法律效力,合同当事人可以通过扫描件的方式签订合同。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口头合同如何防范法律风险 口头合同是指当事人用口头语言做出意思表示订立合同,而不用文字表达协议内容的形式。 合同采用口头形式不用当事人特别指明,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更是非常普遍。凡是当事人没有约定,法律没有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合同。都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但是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必须证明合同的存在以及合同关系的内容。 因为口头合同难以取证,不易认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内容,口头缔约,特别是不能即时清洁,而且标的额较大的合同采取口头缔约时,将存在相对人否认合同成立、否认合同标的的法律风险。 但是,采取口头形式并不是说没有任何凭证,商店的购物发票、小票等能够作为合同成立的证明,但是不能作为合同成立的书面形式。所以,订立标的额较大或者不能即时清洁的合同时,最好采用书面形式。企业订立口头合同时要审慎,一定要注意订立合同的时机和方式。 三、口头合同到底有效吗 口头形式的合同只要符合下列条件即有效: 1、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2、合同内容及签订形式不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 3、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等条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且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