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公有制,1952年土改之后,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因此,这个时期的土地所有制还是个体私有。之后1953至1956年的三大改造里面,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人民公社的体制,这时才真正开始把私有制转变成了公有制。中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当前中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城市土地国有制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土地权属是指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归属。具体讲,就是指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中国的土地所有制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全民所有制土地,一种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土地。土地所有制是指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由国家确认的土地所有权归属的制度。土地所有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和基础。中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有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具体形式。劳动者小土地私有制,在几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都存在,是在这些社会里处于从属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土地所有制是有关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法律规定,它反映了是在土地所有权形成、交易等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度性规定。 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