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书有什么区别 |
释义 | 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书没有区别,是同一个文件,叫法不同而已。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关系是母子关系,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的一个分支。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在主体、关系、待遇、适用法律和合同形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法律分析 一、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书有什么区别 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书没有区别,是同一个文件,叫法不同而已。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二、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关系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关系是母子关系。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际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狭义的劳动关系)。 在这方面劳动法的规定比较原则,各个地区相应制定了实施细则,劳动部也发布过实施办法。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前是有劳动合同法的,但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律,各个地方的规定又有不同,所以也很混乱,因此,国家在今年制定了一部专门调整这一关系的法律,就是劳动合同法。 2.因管理劳动力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体现为劳动法对劳动就业的规定,对劳动者休息和工作时间的规定,对最低工资的规定等。 3.因执行社会保障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体现为劳动法对社会保险的规定。比如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劳动者最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规定。 4.因组织工会和工会活动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对工会活动的规范,是劳动法的一个内容。 5.因处理劳动争议而发生的关系。 劳动争议反面员工与单位的协商,单位的调解,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等都是劳动法的内容。 6.因监督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劳动检察等是劳动法规定的内容之一。 可见,劳动合同法只是劳动法的一个分支,劳动法的内容是相当广的。 三、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1.主体不同; 2.关系不同; 3.劳动主体的待遇不同; 4.适用的法律不同; 5.合同的法定形式不同。 结语 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书是同一个文件,只是叫法不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关系的建立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双方应当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的关系是母子关系,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关系、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会活动、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的规定,而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的一个分支,专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包括主体、关系、待遇、适用法律和合同形式等方面的差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三节 非全日制用工 第六十九条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基本原则】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的生效】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