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如果说每次喝酒了,耍酒疯,在大马路上随意的谩骂路过行人(没有其他危害后果的话),这属于造成了寻衅滋事行为。 一、治安寻衅滋事 寻衅滋事是指具有责任年龄、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随意殴打、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强拿硬要,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破坏公共秩序,但情节尚不严重,还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行为人故意蔑视社会道德、国家法纪、惹是生非、挑起事端、破坏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主观上出于故意,寻求精神刺激,发泄对社会、道德、法纪的不满和抗拒情绪,向社会公众“挑战”;侵害的客体是公共秩序,往往同时对公私财物和人身权利造成侵害,但侵害的对象是不特定的人或不特定的财物。 二、危险驾驶罪是属于故意还是过失 危险驾驶罪是故意犯罪。 危险驾驶罪主观是故意,是行为犯,只要有相关的行为就属于犯罪。不同于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是结果犯,只有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后果才构成犯罪。是在醉酒状态,或者以追逐竞驶、严重超载、违法运输危险化学品等方式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并危及公共安全所构成的犯罪。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超载20%以上,构成危险驾驶罪。罚款两百至五百元,情节严重的处五百到两千元罚款。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三、能否构成寻衅滋事罪 一个人能构成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行为人构成寻衅滋事罪的,会被法院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寻衅滋事罪是指行为人实施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公私财物等行为,造成了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损害结果,从而构成的犯罪。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