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上班8天,但没有签劳动合同,那么申请辞职,公司不会结算工资的。如果工资相对高的,那么可以反映到就业局解决,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申请赔偿。 一、入职签完合同就想辞职 法律规定,签了合同想辞职的,如果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那么按照约定时间解除合同。正式工要提前三十天,试用期的实习生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到期后就可以解除合同。如果单位违反法律规定,没按合同给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和缴社保的。那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合同。 二、试用期薪酬和转正薪酬应该怎么计算 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工资应不低于转正后工资的80%。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原则上实习工资不得低于转正工资的80%,而试用工资则是必须达到80%,所以在度过试用期之后如果转正的工资的涨幅还没有超过20%的话,那么该公司就属于违约了,这时候需要向公司协商或者申请法律援助。而在实习期间有些公司给予的工资比较低的,如果不满意的话可以和对方进行协商,不过实习工资大多不会影响转正工资,转正工资必须是该公司给予在该岗位的正常工资以上。 三、公司故意调岗迫使员工辞职如何处理 公司故意调岗迫使员工辞职的处理办法如下: 1、发生公司恶意调岗逼迫员工自动离职的情况时,建议劳动者收集相关证据,然后,反映到劳动仲裁委员会处理,申请赔偿,用人单位调整岗位不合法的,劳动者可以拒绝; 2、用人单位调整岗位不符合法律规定,劳动者可以拒绝,强行调整岗位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维权。 如果和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用人单位有权根据生产经营需要随时调整劳动者工作内容或岗位”相关条款的,用人单位可以行使自主管理权根据生产经营需要给职工合理调岗,这种方式是不违反法律规定的,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和单位积极协商。 如果用人单位采用欺诈胁迫的手段要求职工调岗并签订调岗申请书的,这样的劳动合同或者调岗申请书是无效的,职工要保留用人单位欺诈或者胁迫的证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这样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