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找不到被告人起诉就无法进行了吗 |
释义 | 法院不会因为被告找不到就让你撤销起诉的。 一定是你不知道被告人的信息(包括他的姓名和家庭地址等),所以法院无法立案,或者立案后法院传票无法到达对方。如果你连对方叫什么,住哪里都不知道,法院是无法帮你的。 所以你向法院提供的对方信息一定要正确。法院立案后,在开庭前会传票通知对方来开庭,对方不来的,可以缺席审判的。首先明确一点,遇到找不到被告的情况,是可以向法院起诉的,这个法律有明确的规定,相信很多人都认为如果找不到被告就不能去法院起诉,主要是因为很多法院遇到这种情况,往往就不予立案或者驳回起诉,其实这都是违规的,。对于被告,我国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必须有明确的被告,《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有明确的被告。“明确的被告”是指起诉人提供的被告姓名或者名称、性别、年龄、住所等项目应该明确具体,或者明确具体到通过上述信息足以使起诉的对象即“被起诉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也就是说这里的明确并非是要原告找到被告,只要原告能证明这个被告是个确实存在的人就可以,至于能不能找到,不做考虑。 所以说若原告不能够提供准确的被告住址,法院不能因“被告下落不明”不予立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据原告起诉时提供的被告住址无法送达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人民法院依据原告起诉时所提供的被告住址无法直接送达或者留置送达,应当要求原告补充材料。原告因客观原因不能补充或者依据原告补充的材料仍不能确定被告住址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向被告公告送达诉讼文书。人民法院不得仅以原告不能提供真实、准确的被告住址为由裁定驳回起诉或者裁定终结诉讼。 所以说,原告需要做的就是证明这个人确实存在就行了,不需要找到被告,如果真找不到,法院可以公告送达,即使联系不上被告,被告下落不明,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一、民事诉讼流程是什么 1、立案阶段.首先受害人以原告的身份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民事诉状和相关证据,资料齐全的,法院受理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一般会在7日内立案,同时通知当事人。不能立案的,说明理由,需要补充资料的,通知补充。2、庭前准备阶段。法院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会向被告送达民事诉状副本、应诉通知及原告证据材料,被告收到民事诉状后15日内提出答辩意见,法院收到答辩意见后会送达给原告。有的法院在立案后会向双方送达限期举证通知,此时,应根据通知要求及时举证。确因客观原因无法提供证据的,应当提交延期举证申请。3、开庭审理阶段。开庭时,书记查明到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审判长核对当事人情况,宣布案由、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诉讼权利义务、询问是否提出回避申请。随后,原告陈述、被告答辩、证人作证、出示书证、物证、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等,审判人员发问、相互发问,最后进入法庭辩论环节,各方互相辩论,审判长询问各方最后意见,庭审结束。4、裁判阶段。案件经过审理后,审判人员会根据庭审查明的情况,结合各方提供的证据,对案件进行评议,作出裁判结果。随后送达裁判文书,任何一方不服,可以上诉,对判决不服的上诉期为15日,对裁定不服的上诉期为10日。如放弃上诉,则上诉期届满,裁判文书生效。 二、缺席审判判决书应如何送达 缺席判决后,如果能够送达给被告,不需要公告送达。如果通过直接送达、邮寄送达等方式无法送达的,需要公告送达,公告送达也有公告期,时间为自公告之日起60日。民事诉讼中的缺席判决,即法院在一方当事人缺席时所为的判决。具体而言,就是指开庭审理案件时,只有一方当事人到庭,人民法院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之后所作出的判决。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