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男朋友转账30万怎么证明赠与 |
释义 | 银行转账不能认定为赠与。银行转帐时因为两者之间没有签订合同,所以不构成赠与。如果转账人是自愿无偿将钱款转给他人的,则应当认定该笔转账的款项是赠与的钱财。同时,还可以依据双方签订的赠与合同来予以证明。赠与合同是一种双方、无偿的行为,在实践中签订赠与合同应注意如下几点: 1、赠与合同的内容要具体明确。赠与合同主要包括合同当事人双方、赠与的财产名称、财产目前状况、赠与合同履行的时限以及方式、赠与是否附条件以及什么条件、赠与合同的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方式; 2、从赠与人的角度考虑,若赠与行为在交付财产或转移权利之前有可能撤销,建议不对赠与合同进行公证,因为一旦公证将很难撤销;从受赠人的角度考虑,若担心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前撤销赠与,则应积极劝说赠与人将赠与合同进行公证; 3、如果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时对受赠人有一定的要求,则可作为一个赠与的条件。如果受赠人无法满足赠与人提出的条件,或者受赠人的行为让赠与人不满意,则赠与人可以名正言顺的拒绝履行赠与义务; 4、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等手续的,应当约定办理有关手续的内容; 5、赠与人应在赠与合同中说明赠与财产存在的瑕疵,否则由此给受赠人造成损失的将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七条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第六百五十九条 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或者其他手续的,应当办理有关手续。第六百六十条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请求交付。 依据前款规定应当交付的赠与财产因赠与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毁损、灭失的,赠与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民事赔偿对方要30万法院就会判30万吗 不一定。民事案件,法院一般是“不告不理”原则,你的诉讼请求要求什么?法官就按照你的要求来审理,要求30万,有,有事实依据,有证据佐证,那法官就会支持全部赔偿。如果没有,或者证据不完整,存在瑕疵,法官可能就不会支持你的赔偿要求。或者,事实、证据也都完备,但法官也不一定全部支持起诉方的要求,可能会酌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赔偿数额。这是因为法律在创设之初,就为法官设定了一项叫自由裁量权的权利,法官可以根据他对案件的理解,根据市场行情、根据双方的利益平衡等等,给出一个赔偿额。 朋友借钱不还只有转账记录怎么办 转账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朋友借钱不还,如果没有写借条的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收集证据: 1、通过电话录音,如在电话里提到还钱的事,对方承认了借钱的事实。这种其实是比较好找的,所以这种录音一定要及时收集起来。 2、通过收集短信,如短信内容里提到还钱的事,看对方回复里有没有承认借钱的事。这种也相当于之前的电话录音,对于证明借贷关系有一定的力度,但一般不会作为认定有借钱关系的直接证据,上了法庭的话还会对短信内容进行质证。 3、到银行调取当时提款的凭证或者是转账的凭证等。银行提款或者转账的凭证,能够说明你们之间有金钱交易,若是在转账时不记得保存了,到银行那也可以查询。所以,遇到没有写借条的情况下,慢慢搜索能够作为证据的东西是很关键的。 4、找当时在场的人作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 【赠与合同定义】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任意撤销权及其限制】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该内容由 许乃义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