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绑架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释义
    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麻醉等手段非法劫持、控制他人行为的犯罪行为。绑架罪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与非法拘禁罪有所区别,后者侵犯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在绑架案件中,一般不发生数罪问题,因为刑法已将伤害、死亡等情况作为结果加重犯加以规定。该文章提供的信息是作者整合法律法规和互联网知识的结果,如有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
    法律分析
    指以勒索财物或者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麻醉等方法非法劫持、控制他人的行为。
    特征:
    1、侵犯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行为人使用暴力、胁迫、麻醉等方法非法劫持、控制他人的行为3、犯罪主体一般情况下是一般主体即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才能构成,在绑架人质后杀害被绑架人的情况下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界限:1、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区别侵犯的客体有差异绑架罪侵犯只是他人的人身权利而且往往还有他人的财产权利或其他权利;非法拘禁罪侵犯的则只是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行为方式有所不同。绑架罪只能以作为方式实施,并且使用暴力等手段;非法拘禁罪则既可以是作为方式也可以是不作为方式,暴力色彩不太浓厚;主观方面目的不同。绑架是以勒索财物或其他非法利益为目的;非法拘禁则以索取债务或者被害人受拘禁之苦为目的。
    2、绑架案件中一罪与数罪的界限。在绑架案件中往往会出现被绑架人受伤、死亡等情况,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不发生数罪问题,因为刑法已将其作为结果加重犯作了明确规定。通常说的撕票只能依绑架罪一罪处罚,而不应另定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等。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拓展延伸
    绑架罪的法律定义和犯罪要件是什么?
    绑架罪是指以非法拘禁他人为手段,迫使他人或者其他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绑架罪的犯罪要件包括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人故意实施绑架行为,即明知非法并具有犯罪目的。客观要件则包括非法拘禁他人、迫使他人或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等行为。此外,绑架罪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定情节,如涉及未成年人、多人共同实施、索要赎金等。绑架罪的法律定义和犯罪要件的明确规定,有助于确保社会秩序和人身安全,维护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的平衡。
    结语
    绑架罪是以非法拘禁他人为手段,迫使他人或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行为。该罪行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行为人使用暴力、胁迫、麻醉等手段非法劫持、控制他人。在刑法中,绑架罪的要件明确规定,包括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以及涉及的法定情节。这一法律定义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身安全,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我们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官网信息整理本文,如有侵权,请及时投诉,我们将按规定处理。【投诉通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二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他参与者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九条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四章 社会保护 第五十四条 禁止拐卖、绑架、虐待、非法收养未成年人,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性骚扰。
    禁止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或者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禁止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4: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