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养老保险视同缴费是什么意思
释义
    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国家在实行企业与个人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的制度之前,企业职工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的时间及可以视为已经缴纳的养老保险。
    一、工龄和养老保险什么关系
    工龄对于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工龄,过去指的是职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工作时间。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我们计算退休费待遇主要是连续工龄。不过,随着养老保险缴费制度的建立,工龄已经逐渐转化为缴费年限了。缴费年限现在是领取养老金的前提条件。
    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基本政策有哪些
    未达到退休年龄与原国有企业解除关系等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可以从当地实行个人缴费制度之时起按城镇个体劳动者的参保办法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并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统筹结合”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三、养老金测算是怎样的
    养老金的测算标准如下: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具体来说如下:基础养老金,根据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来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根据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来计算。第三,过渡性养老金,根据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前的视同缴费年限来计算。
    中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同: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若干问题的通知》一、关于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地问题。参保人员待遇领取地按照《暂行办法》第六条和第十二条执行,即,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按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缴费年限,除另有特殊规定外,均包括视同缴费年限。一地(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的累计缴费年限包括在本地的实际缴费年限和计算在本地的视同缴费年限。其中,曾经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工作的视同缴费年限,计算为当时工作地的视同缴费年限;在多地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分别计算为各地的视同缴费年限。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