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医患纠纷的调解方式有哪些?
释义
    医疗纠纷解决的途径及注意事项。医患双方可通过协商、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法院诉讼解决纠纷。先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由医学会组织进行,鉴定结论是下一步行动的依据。注意不能同时向卫生局申请处理和向法院起诉,影响赔偿额的因素有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和与原有疾病关系。在诉讼中,院方有责任证明行为符合常规,否则责任在院方。
    法律分析
    医疗纠纷是由于患者或家属对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不满意,双方发生矛盾,医患双方对诊疗结果及其原因的认定有分歧。而这时如果院方不能对这种分歧给病患方满意的答复或病人方面提出追究责任或经济赔偿时,就必须经过行政,甚至是诉讼手段才能解决。
    一、医疗纠纷的处理可以选择三种途径:
    1、双方协商解决(对于民事赔偿部分,双方可以协商解决)
    2、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局)提出申请,由卫生行政部门帮助调解解决。
    3、向法院提起诉讼(可以直接就赔偿数额提起民事诉讼,如果对卫生行政机关的处理结果不服的,也可以提起卫生行政诉讼)
    以上三种手段均可采取,但不管哪种方法,都最好先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医疗事故的鉴定是由各地的医学会组织进行的,当事人可以向当地的医学会提出申请,当事人在提交相关材料后,医学会应该在45日内组织鉴定并得出鉴定结论。这就是采取下一步行动的依据,当然,如果对鉴定结论不服,可以申请上一级鉴定,但不能对鉴定委员会提起诉讼。
    二、注意事项:
    1、向卫生局申请处理和向法院起诉这两种方式不能同时进行,如果有这种情况,按照诉讼阻却行政处理的原则,将直接进入诉讼程序。
    2、影响医疗事故赔偿额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1)医疗事故等级;
    (2)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3)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这三个因素,在医疗事故鉴定书中会有列出。
    3、在诉讼过程中,遵循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即院方有责任证明自己的行为符合诊疗护理常规,如果不能证明,则责任在院方。
    结语
    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可选择三种途径:协商解决、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法院诉讼。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应先进行医疗事故鉴定。鉴定由医学会组织进行,鉴定结论是下一步行动的依据。注意,申请处理和起诉不能同时进行,影响赔偿额的因素包括事故等级、责任程度和与患者原有疾病关系。在诉讼中,院方有责任证明行为符合规范,否则负有责任。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章 医疗事故的赔偿 第四十八条 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九条 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1: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