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解决劳动争议应遵循的原则: 1、着重调解的原则; 2、及时处理的原则; 3、重在基层解决的原则; 4、依法处理劳动争议的原则; 5、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虽然在行政上存在隶属关系,但在解决劳动争议过程中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不能偏袒任何一方。 一、什么叫解决劳动争议的原则 解决劳动争议的原则有: (一)调解原则。 (二)及时处理原则。 及时处理原则要求劳动争议当事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及人民法院在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过程中,必须按照法律规定及时行使权利、履行职责。当事人应及时申请调解或仲裁,超过法定时间将不予受理。 (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法制的基本原则,在处理劳动争议时,要求调解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及人民法院都必须对争议的事实进行深入、细致、客观的调查、分析,查明事实真相,这是准确适用法律、公正处理争议的基础。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依法进行调解、仲裁和审判。 (四)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体现了当事人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二、什么是劳动争议调解方法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是企业和职工发生劳动争议后,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遵循一定原则,通过宣传国家法律和政策,促使企业和有争议的职工达成协议,从而把劳动争议解决在企业内的一种活动。 三、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和机构是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 1.双方先自行协商解决。双方通过协商方式自行和解,是当事人应首先争取解决争议的途径。 2.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向本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机构是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3.若经过调解双方达不成协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当事人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处理机构是基层人民法院。 劳动争议处理的机构: 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3、人民法院。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八条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