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近效期多久不能卖 |
释义 | 一般药品在距失效期3个月以内就禁止销售了,就是距失效期3个月以上的,也不能销售。但并非禁止销售,在货源充足时。 在消费者知情,一般药品在距失效期3个月以内就不上柜台了,且药品短缺时,对用药疗程在有效期内的药品,即使是距有效期1个月。 一、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立案标准如下: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应予立案追诉。使用盐酸克仑特罗(俗称瘦肉精)等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或者含有该类药品的饲料养殖供人食用的动物,或者销售明知是使用该类药品或者含有该类药品的饲料养殖的供人食用的动物的,应予立案追诉。明知是使用盐酸克仑特罗等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或者含有该类药品的饲料养殖的供人食用的动物,而提供屠宰等加工服务,或者销售其制品的,应予立案追诉。 二、不按规定存放药品处罚 不按规定存放药品处罚就是责令限期改正,如果当事人未按要求改正,再就可以处罚款5000元到20000元。药品整改措施如下:1、药品应按品种、规格、剂型、用途或储存要求分类陈列和存放。2、不同性质的药品不能混放。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易串味药品与一般药品应严格分开存放;3、应有与药品使用规模相适应的库房,陈列药品的质量、包装应符合规定;4、药品堆垛应留有一定距离,药品与墙、屋顶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库房散热器或供暖。 三、销售假药构成犯罪的如何认定 生产、销售假药构成犯罪的认定方法如下: 1、对象:不仅侵犯了国家药品管理制度,而且侵犯了大多数不特定人员的健康权利; 2、客观方面:生产者和销售者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3、主体:犯罪主体为个人和单位,表现为假药生产者和销售者; 4、生产者是药品的制造、加工、收集、收集者,销售者是药品的有偿提供者; 5、主观方面: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为营利目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第一百六十二条企业应当定期对陈列、存放的药品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拆零药品和易变质、近效期、摆放时间较长的药品以及中药饮片。发现有质量疑问的药品应当及时撤柜,停止销售,由质量管理人员确认和处理,并保留相关记录。 第一百六十三条企业应当对药品的有效期进行跟踪管理,防止近效期药品售出后可能发生的过期使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