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贴现率是什么意思呀 |
释义 | 贴现率,是指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这种贴现率也指再贴现率,即各成员银行将已贴现过的票据作担保,作为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支付的利息。 换言之,当商业银行需要调节流动性的时候,要向央行付出的成本。理论上讲,央行通过调整这种利率,可以影响商业银行向央行贷款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调控整个货币体系利率和资金供应状况的目的,是央行调控市场利率的重要工具之一。 一、票据贴现和再贴现的区别 票据贴现与再贴现的区别在于,办理贴现的主体和对象不同。票据贴现指的是承兑汇票的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了银行。银行在扣除贴现利息后,将剩余的资金支付给票据承兑人。再贴现指的是当商业银行在资金不足时,将已贴现但是仍未到期的票据,贴现给中央银行,从而获得资金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票据未到期除了转让给他人外,也可以转让给银行。票据的贴现为票据持有人提供了融资,有利于其资金的周转。再贴现发生在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是中央银行的一种业务。 二、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下调政策有何影响 货币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会增加银行可贷资金,使货币供应增加,是一种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传统的政策工具有时也称为“三大法宝”,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法定存款准备率: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效果:即使准备率调整的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都是以存款准备金为基础;即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种种原因持有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即使存款准备金维持不变,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局限性:法定存款准备率调整的效果比较强烈,致使它有了固定化的倾向;存款准备金对各种类别的金融机构和不同种类的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因而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而不易把握。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三条票据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