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 医疗机构为患者输血感染艾滋病,医院应当对患者进行民事赔偿。法律规定,因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医疗机构在执业过程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需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若是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五条 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第十四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