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犯罪形态? |
释义 | 《刑法》规定的犯罪形态主要适用于故意犯罪,只有罪犯出于故意目的时才能进行区分。犯罪形态包括既遂和未完成形态,后者包括预备、未遂和中止。此外,犯罪构成的特殊形态是以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构成为基础,并由刑法总则的相关条文补充,既遂是一般形态,未完成是修正的特殊形态。 法律分析 犯罪形态包括以下两种,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犯罪形态大部分只适用于故意犯罪中,只有在罪犯是出于故意的主观的目的行使行为的时候,才能对该犯罪形态进行区分。 具体如下所述: 1、犯罪的完成形态:犯罪既遂。 2、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 此外,不同于犯罪既遂形态的特殊形态的犯罪构成。其特殊性体现在:它以刑法分则规定的的犯罪构成为基础,同时,由刑法总则的有关的条文为补充,犯罪的既遂是犯罪构成的一般形态,未完成的犯罪构成是犯罪构成的特殊形态,是修正的犯罪构成。 拓展延伸 犯罪形态的分类及其特征 犯罪形态的分类及其特征是指对犯罪行为进行分类和描述的方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类型的犯罪。犯罪形态可以根据犯罪主体、犯罪对象、犯罪手段等方面进行分类。 在犯罪主体方面,可以分为个人犯罪和组织犯罪。个人犯罪是指由个体犯罪分子独立实施的犯罪行为,而组织犯罪则是由有组织的团体或集体实施的犯罪行为。 根据犯罪对象的不同,犯罪形态可以包括财产犯罪、人身犯罪、环境犯罪等。财产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的犯罪行为,人身犯罪则是指对他人身体或生命造成伤害或威胁的犯罪行为,环境犯罪则是指对环境资源进行破坏或污染的犯罪行为。 此外,犯罪形态还可以根据犯罪手段进行分类,如暴力犯罪、经济犯罪、网络犯罪等。暴力犯罪是指使用或威胁使用暴力手段进行犯罪的行为,经济犯罪则是指以非法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犯罪行为,而网络犯罪则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犯罪活动。 总之,犯罪形态的分类及其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分析不同类型的犯罪行为,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打击措施,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结语 犯罪形态的分类及其特征对于理解和应对不同类型的犯罪至关重要。根据犯罪主体、犯罪对象和犯罪手段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将犯罪行为进行细分。个人犯罪与组织犯罪、财产犯罪与人身犯罪、暴力犯罪与经济犯罪等都是犯罪形态的具体表现。通过准确分类和分析,我们能更好地预防和打击犯罪行为,确保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 明知他人实施敲诈勒索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二条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青春期教育、心理关爱、心理矫治和预防犯罪对策的研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