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什么 |
释义 |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什么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而制定的。 那么,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1、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3、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4、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 刑事责任年龄怎么划分? 刑事责任年龄怎么划分:确定什么年龄开始负刑事责任,是刑事立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刑事犯罪责任年龄是追究刑事责任的主体要件之一。从中国的刑法规定来看,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四个阶段: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不满十二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 以上就是关于未成年的相关规定,你清楚了吗? 法律依据: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该内容由 王金虎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