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税务行政强制措施有哪些 |
释义 | 税务行政强制措施: 1、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2、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3、扣押财物; 4、冻结存款、汇款; 5、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税务行政管理可被视为行政学与税务工作相结合的产物,是国家行政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务行政管理,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法院强制执行有期限限制: 执行期限一般为六个月,从执行案件立案之日起计算。人民法院一般会根据执行情况来对案件作处理,执行完毕的,会结案;如果没有发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可能会终结执行,待发现其财产后再恢复执行。当然民事诉讼法还规定了中止执行、委托执行等诸多制度和措施,比较完善。如果执行六个月期满仍无任何效果,你可以向其上级人民法院申请提级执行。 强制执行案件在执行期限内,如果案件执行不了,法院会下发裁定中止执行通知。应当事人申请,法院下发债权凭证,当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时,再恢复执行。 法律依据: 《税务行政复议规则》 第十四条 行政复议机关受理申请人对税务机关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 (一)征税行为,包括确认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减税、免税、退税、抵扣税款、适用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和税款征收方式等具体行政行为,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扣缴义务人、受税务机关委托的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代征行为等; (二)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为; (三)发票管理行为,包括发售、收缴、代开发票等; (四)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 (五)行政处罚行为: 1、罚款; 2、没收财物和违法所得; 3、停止出口退税权。 (六)不依法履行下列职责的行为: 1、颁发税务登记; 2、开具、出具完税凭证、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3、行政赔偿; 4、行政奖励; 5、其他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 (七)资格认定行为; (八)不依法确认纳税担保行为; (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 (十)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行为; (十一)通知出入境管理机关阻止出境行为; (十二)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