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职业病防治法的方针是什么
释义
    

法律主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类型愈发多样化。在社会中,存在许多特殊的行业,工作人员无法避免的会接触粉尘、放射性等对人体具有危害性的物质,由此,工作人员会比常人具有更高的患上相应的病症的概率,因此我国制定了《职业病防治法》。此举是通过立法的形式对职业病防治工作作出具体要求,企业应该在在该法的指导下开展职业病防治。那么职业病防治法方针是什么呢?下面将为大家做具体的介绍。
    一、职业病防治法方针是什么?
    《职业病防治法》的总则部分对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方针、基本制度作出了规定。这些基本方针、基本制度主要有: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这是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
    2、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这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也是制定职业病防治法的前提,或者说是这部法律产生的基础和最充足的理由。
    3、实行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这是在立法过程中确立的职业病防治的一项基本的制度。它的核心是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治负有法定的责任。
    4、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这是职业病防治中保护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措施。工伤是指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的总称,将职业病列人工伤的直接理由就是劳动者是在用人单位中引致的疾病和蒙受的损害。
    5、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了职业卫生监督制度是由国家实行的制度,对职业卫生实施的监督管理是国家管理职能的体现。
    6、加强社会监督
    这是由于职业病危害在社会中许多地方都存在,在加强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的同时,还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尤其是对分散存在于城乡各地的职业病危害的现象,更需要社会各界的监督,鼓励劳动者、知情者、主张社会公正的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对违法者施加压力,在社会力量的支持下加大查处力度,所以在《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二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法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二、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上怎么做?
    根据该法的规定,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综上所述对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制度、基本方针在,《职业病防治法》中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要求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及实行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等。用人单位应该为职工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并应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同时,国家行政部门和社会力量都要要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这样才能够全方位有效的保护特殊行业的从业者,体现出我国以人为本的总方针。
    

法律客观:
    


    一、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方针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和原则:第三条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二、职业病职工工资福利待遇我国的《职业病防治法》对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该法规定,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同时,用人单位还应当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1、凡确诊为职业病的在职职工,在治疗、疗养期间,其工资、奖金、各项津贴、福利、保健食品等待遇,按本企业在岗同类人员待遇执行。2、职工因职业病,职业危害因素需要住院观察治疗的,其所需医疗费、住院费、住院伙食补助、差旅费等,按因工待遇处理。3、已确诊为职业病的职工,调离有毒有害工作岗位的,其工资、奖金减少部分,由企业予以补足。有毒有害岗位津贴、保健食品予以保留,职业病治愈后不再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其上述待遇亦不再享受。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8: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