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个人养老保险在单位之间的转移指南 |
释义 | 介绍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的条件和流程,以及转移对个人待遇的影响。转移包括发凭证、打电话、办手续和转移资金四个关键环节,个人账户的储存额不会损失,单位缴费的跨地区转移是为了平衡地区之间的资金关系。 法律分析 一、参保人员符合以下条件的,应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 1、在机关事业单位之间流动的; 2、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之间流动的; 3、因辞职辞退等原因离开机关事业单位的。 二、养老保险如何转移 1、发凭证 当劳动者离开一个城市,一定要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领取一张参保缴费凭证。 该参保缴费凭证最关键的信息有三项:一是在当地参保的起始时间;二是实际缴费的月数;三是参保期间个人账户的全部储存额是多少。 2、打电话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经在网上公布了全国2800多个县级和县级以上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全部联系方式。劳动者可以通过电话咨询有关情况。办理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事务也可以通过这个电话进行联系、核对。 3、办手续 就是流动人员本人或者所在单位向新的就业地提出接续申请,其他的事情就由当地的社会保险机构在规定时间内来办理。 4、转移资金 除了转关系之外,要把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的资金,还有企业、单位缴费规定比例的资金转移到新的就业地。 2010年1月1日起《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施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义昨日在中国政府网接受在线访谈时表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办理流程由发凭证、打电话、办手续和转移资金等四个关键环节构成。 三、养老保险转移影响个人待遇吗 劳动者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还需要转两部分资金:一是个人账户的累积储存额,这个钱永远属于参保人,不会有任何损失;第二部分是转移单位缴费,对个人来讲,这并不影响个人养老保险权益的累积,也不影响个人养老金的计算。 单位缴费的跨地区转移是为了平衡地区之间的资金关系,是一个宏观层面的平衡。由于大量的农民工是从中西部地区到沿海地区打工,沿海地区因为只转12%的单位缴费给中西部地区,那么将来中西部地区养老金负担就会比较沉重。为此,中央政府每年核拨大量资金对中西部地区养老保险以补助。 结语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旨在为流动人员提供便利和保障。办理转移接续需进行凭证发放、电话咨询、手续办理和资金转移等环节。个人账户储存额和单位缴费的转移对个人待遇不产生影响,个人权益和养老金计算不受影响。跨地区单位缴费转移旨在平衡地区间资金关系,确保养老金负担公平分担。中央政府也会补助中西部地区养老保险,以缓解负担压力。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实施,为流动人员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和福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二十二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二十二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