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谁来照顾残疾人的父母?
释义
    残疾人需有监护人,包括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近亲属。完全行为能力人无法获得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监护人负责保护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权益。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都需要监护人。
    法律分析
    父母死后残疾子女可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由有负担能力的兄、姐监护。
    残疾人的法定监护人是其配偶、父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子女以及残疾人的近亲属,但是残疾人拥有法定监护人的前提是,残疾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能或者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如果是完全行为能力人的,就不具有法定监护人,同时也不会有指定监护人。
    监护人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一般来说,我国所有的的未成年人、患有精神病的患者及其他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都应设置监护人。
    拓展延伸
    社区支持与残疾人父母照顾责任的分担
    在现代社会中,面对残疾人的父母照顾责任,社区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区可以提供各种资源和服务,以分担父母的照顾责任,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残疾的子女。例如,社区可以设立残疾人日托中心,提供专业的照顾和康复服务,让父母有时间参与工作或休息。此外,社区还可以组织培训课程,帮助父母学习如何更好地照顾残疾人,并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交活动,以减轻他们的压力和孤独感。通过社区的全面支持和协助,残疾人的父母可以更好地应对照顾责任,为他们的子女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结语
    在残疾人的监护问题上,根据法律规定,残疾人可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有负担能力的兄姐来担任监护人。同时,残疾人的法定监护人包括配偶、父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子女以及残疾人的近亲属。然而,这仅限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残疾人。对于完全行为能力的残疾人来说,并没有法定监护人,也没有指定监护人。在现代社会中,社区的支持起着重要的作用,提供各种资源和服务,协助父母照顾残疾的子女,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社区可以设立日托中心、提供专业照顾和康复服务,组织培训课程、心理支持和社交活动,减轻父母的压力和孤独感。通过全面的社区支持,残疾人的父母能够更好地履行照顾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一千零七十四条
    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
    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