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 |
释义 | 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如下: 1、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定义和范围:明确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定义和范围,包括远程医疗咨询、远程医学诊断和远程医学治疗等服务; 2、互联网诊疗服务机构的设置和管理:规定互联网诊疗服务机构的设置要求和管理要求,必须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定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进行备案。同时,规定互联网诊疗服务机构必须满足医疗机构设置标准和医疗质量管理要求; 3、医师的资格和管理:规定从事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师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在互联网诊疗服务机构进行备案。同时,规定医师必须在执业范围内提供服务,且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保密; 4、互联网诊疗服务流程和安全保障:规定互联网诊疗服务流程和安全保障要求,包括在服务前必须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信息,诊疗过程中必须使用合法、有效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同时要保证互联网诊疗服务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 5、互联网诊疗服务收费和监管:规定互联网诊疗服务收费标准和监管要求,包括互联网诊疗服务机构应当公开收费标准和服务内容,遵守价格行为规范,严禁捆绑销售、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不正当行为。 互联网管理条件包括: 1、安全保障:对于互联网上的个人信息、财产等敏感数据,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2、技术支持: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进行互联网系统的开发、维护和升级,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用性; 3、管理制度: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包括组织架构、管理流程、作业规范等,确保互联网管理的透明、公正、合规; 4、人员素质: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包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为互联网管理提供坚实的人员基础; 5、风险防范: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预防和应对各类网络安全风险和挑战,确保互联网管理的持续稳定和安全可靠; 6、法律法规:需要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于互联网上的内容和行为进行监管和管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市民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以上是互联网管理条件的一些基本方面,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细化和补充。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管理条件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第十八条 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应当严格遵守《处方管理办法》等处方管理规定。医师掌握患者病历资料后,可以为部分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在线开具处方。在线开具的处方必须有医师电子签名,经药师审核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可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配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