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
释义 | 我国《反恐怖主义法》自2016年1月1日起实行,共有8个原则,包括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不妥协、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防范为主、惩防结合、先发制敌、保持主动、法治和人权保障原则。 法律分析 我国《反恐怖主义法》中的原则共有8个: 1、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原则; 2、不妥协原则; 3、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原则; 4、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原则; 5、防范为主、惩防结合原则; 6、先发制敌、保持主动原则; 7、法治原则; 8、人权保障原则。 中国反恐怖主义法按照什么原则 我国《反恐怖主义法》中的基本原则共有8个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原则不妥协原则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原则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原则防范为主、惩防结合原则先发制敌、保持主动原则法治原则人权保障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坚持什么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坚持以下原则:1、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2、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施行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于2014年11月1日公布并实施。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反恐怖主义法自什么时候实行 《反恐怖主义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同时废止。 结语 我国《反恐怖主义法》自2016年1月1日起实行,其中包括了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原则、不妥协原则、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原则、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原则、防范为主、惩防结合原则、先发制敌、保持主动原则、法治原则和人权保障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并尊重和保障人权,同时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于2014年11月1日实施,同时废止了199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2018修正):第三章 安 全 防 范 第四十条 海关、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发现恐怖活动嫌疑人员或者涉嫌恐怖活动物品的,应当依法扣留,并立即移送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2015):第二章 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 第二十八条 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加强防范和处置恐怖主义的能力建设,依法开展情报、调查、防范、处置以及资金监管等工作,依法取缔恐怖活动组织和严厉惩治暴力恐怖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2018修正):第三章 安 全 防 范 第三十三条 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对重要岗位人员进行安全背景审查。对有不适合情形的人员,应当调整工作岗位,并将有关情况通报公安机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