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三方协议是什么意思
释义
    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三方指的是毕业生、学校和用人单位,三方协议的有效期限为自签约之日起至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为止。三方协议是在毕业生毕业离校后找到第一份工作时签订,在毕业生到用人单位进行入职报道后,三方协议的效力就己经终止,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会签订劳动合同,形成劳动关系。
    一、双方协议和三方协议有什么区别?
    三方协议,全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未经学校同意,毕业生擅自签定的协议无效。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双方协议只涉及两方主体,协议内容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规定即可。
    二、三方协议有什么作用
    三方协议是应届毕业生、用人单位与学校三方签订的协议,主要作用在于明确就业过程中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具有法律效力,不得随意解除,具有唯一性。对学生而言,可以防止企业降低薪酬,且方便档案转移;对学校而言可以方便统计就业率,转移档案;对企业而言可以方便留住人才。但是,三方协议与正式劳动合同有区别,三方协议并不约束劳动关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一、《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第二条,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凡取得毕业资格的,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按有关规定就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1: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