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电子商务安全涉及哪些安全风险 |
释义 | "信息泄漏、篡改、伪造、信用威胁、电脑病毒 一、电子商务具有多种形式,B2B,B2C,C2C每种交易的场景都不相同,风险也各有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账户风险:包括账户被黑客盗用,恶意注册账号等几种情形。 2.买家风险:买家恶意下单占用库存进行不正当竞争;黄牛利用促销抢购低价商品;此外还有良品拒收,欺诈退款以及常见于B2B交易的虚假询盘等。 3.卖家风险:不良卖家进行恶意欺诈的行为,例如货不对板,虚假发货,炒作信用等,此外还有发布违禁商品、侵权产品等。 4.交易风险:信用卡盗刷,支付欺诈,洗钱套现等。 5.大型电商网站都配备有专门的风控团队进行风险控制,风控的手段也包括自动和人工两种方式。机器自动识别为高风险的交易和信息会发送给风控审核人员进行人工审核,机器自动风控的技术和方法也不断通过人工发现的新风险类型进行逐步完善。 二、应对措施 1.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电子商务是基于信息网络的商务活动,需有必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和手段,包括各种信息传输网络的建设、信息传输设备的研制、信息技术的开发等 2.加强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目前,电子商务应用还刚刚开始,许多方面都还不够完善,安全技术及其应用还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3.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首先,要加强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其安全意识,提高其应对安全问题的能力 4.加强政府的示范和引导,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工程。通过实施政府信息化,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透明度,促进政府与社会的沟通 5.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总的说来,我国的在电子商务方面,有关的政策不够明朗,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标准还都没有完善,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存在较大问题 6.加强诚信建设 7.建立健全的物流体系。我国的物流企业数量虽具有一定的规模,但能适应现代电子商务的物流企业数量仍很少,规模小、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不尽如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 第三十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证其网络安全、稳定运行,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保障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四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修改平台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应当在其首页显著位置公开征求意见,采取合理措施确保有关各方能够及时充分表达意见。修改内容应当至少在实施前七日予以公示。平台内经营者不接受修改内容,要求退出平台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得阻止,并按照修改前的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承担相关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