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学生遭受同学殴打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
释义 | 如果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打了,家长可以先找学校处理,如学校不管就报警,让警察来管。打人者年满14周岁,警察会介入。根据民法典和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有财产的则由本人财产支付赔偿费用。对于打架斗殴的行为,根据具体性质可能涉及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或聚众斗殴罪。家长可以要求对方赔礼道歉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 一、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打了怎么办? 本着人身不容侵犯的原则,行为人要对自已的行为承担法律后果,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由其监护人代为承担。所以,可以先找学校,如学校不管就报警,让警察来管。一方面,如果打人者年满14周岁,警察就会管的。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千一百七十二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二、孩子在学校打人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我国《刑法》规定,16周岁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14至16岁承担部分罪名的刑事责任。16岁以上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属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打架斗殴,则要看具体行为性质: 1、如果仅仅是故意伤害性质,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犯罪,如果致人轻伤以上的,涉嫌“故意伤害罪”; 2、如果是随意殴打他人的性质,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犯罪,如果致人轻微伤以上、或者持械随意殴打他人的,涉嫌“寻衅滋事罪”; 3、如果是双方聚众斗殴的,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犯罪,双方一般五人以上的,涉嫌“聚众斗殴罪”。 孩子被打,家长肯定要到学校评理,找学校调解,如果自己孩子没有责任的,可以要求对方赔礼道歉,受伤导致轻伤,还应该叫对方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孩子之间打架一般不构成法律责任,但是情节严重的,也不排除被追究法律责任。 结语 在学校中,如果孩子遭到同学打击,我们应当坚守人身不可侵犯的原则。行为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而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则由其监护人代为承担。如果学校不予处理,我们可以报警,让警方介入。此外,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会有所不同。家长应当与学校协商解决问题,并在必要时要求对方赔礼道歉,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尽管孩子之间的打架一般不构成法律责任,但在严重情况下,也不能排除追究法律责任的可能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三章 对不良行为的干预 第三十三条 未成年学生偷窃少量财物,或者有殴打、辱骂、恐吓、强行索要财物等学生欺凌行为,情节轻微的,可以由学校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采取相应的管理教育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修正):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侵犯教师、受教育者、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第二章 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 第十六条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精神卫生知识教育;配备或者聘请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人员,并可以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对幼儿开展符合其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 发生自然灾害、意外伤害、公共安全事件等可能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事件,学校应当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心理援助。 教师应当学习和了解相关的精神卫生知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确引导、激励学生。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重视教师心理健康。 学校和教师应当与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近亲属沟通学生心理健康情况。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