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其犯罪目的的内心起因。一般的犯罪都会有一定的犯罪动机,但是一定的犯罪动机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是错综复杂的,其中并无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犯罪动机一般不影响定罪,但是犯罪动机从较大程度上反映着犯罪主体的主观恶性大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量刑情节。 一、盗窃罪从轻量刑的情节有哪些呢 盗窃罪从轻量刑的情节如下: 1、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识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 2、对于未遂犯,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实行程度、造成损害的大小、犯罪未得逞的原因等情况,可以比照既遂犯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 3、对于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是否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等等。 二、没有犯罪动机怎么定性 没有犯罪动机也可能成立过失犯罪。犯罪动机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之中,间接故意和过失一个是放任后果发生,一个是不想后果发生,但都没有追求后果发生的欲望。这里的犯罪动机是指故意犯罪或犯罪的故意。 刑事犯罪的构成要素有四个方面,分别是:主观、客观、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分故意和过失。 三、非法拘禁2个多小时,会判多长时间 划清一般非法拘禁行为与非法拘禁犯罪。非法拘禁行为,只有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因此,应当根据情节轻重、危害大小、动机为私为公、拘禁时间长短等因素,综合分析,来确定非法拘禁行为的性质。 综上诉讼,不能一概而论非法拘禁两个小时是否构成犯罪,要根据情节轻重、危害大小、动机为私为公、拘禁时间长短等因素综合分析,缺一个方面就容易造成判决不公正的后果,所以要视具体情况确定刑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