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派出所调查范围有哪些? |
释义 | 公安机关查询系统联网,可查询个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婚姻状况等,但有些信息如工作单位、婚姻状况可能未登记。地方规定查询权限不同,基层派出所无法查询某些信息。根据《民法典》,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 法律分析 1、可查询信息主要有:姓名、性别、种族、出生年月、籍贯、婚姻状况、照片、居民身份证号码、户籍地、家庭住址、工作单位、户籍变动信息、家庭成员信息、违法犯罪记录、开房记录等。 2、目前公安机关查询系统已经全部联网,在全国任何一个派出所登录系统都可进行基本信息查询,户籍地派出所可查询所有信息,当然如果有的信息没有登记比如工作单位、婚姻状况,是查不到的。 3、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地方对查询权限进行了规定,有些信息基层派出所是无法查询,但是它的上级机关可以。 关于个人隐私,目前我国法律还没有相关规定,但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施行的《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拓展延伸 派出所的职权范围包括哪些方面? 派出所作为基层公安机关,其职权范围涵盖了多个方面。首先,派出所负责日常的治安管理工作,包括维护社会秩序、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其次,派出所承担着户籍管理的职责,负责居民的身份证明、户口登记、出入境证件办理等事务。此外,派出所还负责交通管理,包括交通事故处理、交通违法行为处罚等。派出所还参与社区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此外,派出所还协助上级公安机关开展刑事侦查工作,包括勘查现场、收集证据等。总之,派出所的职权范围广泛,旨在保障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结语 尊重个人隐私是法律的基本原则,根据我国2021年1月1日生效施行的《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在查询个人信息时,公安机关应遵循法律规定,确保信息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派出所作为基层公安机关,负责多个方面的工作,包括治安管理、户籍管理、交通管理等,旨在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2修正):第六章 执法监督 第四十五条 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前款规定的回避,由有关的公安机关决定。 人民警察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的回避,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四章 律师参与刑事诉讼 第五十二条 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恐怖活动犯罪案件,办案部门应当在将犯罪嫌疑人送看守所羁押时书面通知看守所;犯罪嫌疑人被监视居住的,应当在送交执行时书面通知执行机关。 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要求会见前款规定案件的在押或者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向办案部门提出申请。 对辩护律师提出的会见申请,办案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后三日以内,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作出许可或者不许可的决定,书面通知辩护律师,并及时通知看守所或者执行监视居住的部门。除有碍侦查或者可能泄露国家秘密的情形外,应当作出许可的决定。 公安机关不许可会见的,应当说明理由。有碍侦查或者可能泄露国家秘密的情形消失后,公安机关应当许可会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本条规定的“有碍侦查”: (一)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二)可能引起犯罪嫌疑人自残、自杀或者逃跑的; (三)可能引起同案犯逃避、妨碍侦查的; (四)犯罪嫌疑人的家属与犯罪有牵连的。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七章 立案、撤案 第二节 立 案 第一百八十条 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自接受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决定立案的,应当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行政执法机关;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不予立案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将不予立案通知书送达移送案件的行政执法机关,相应退回案件材料。 公安机关认为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案件材料不全的,应当在接受案件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移送案件的行政执法机关在三日以内补正,但不得以材料不全为由不接受移送案件。 公安机关认为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案件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的,应当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行政执法机关向其他主管机关移送案件,并说明理由。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