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我的信息被盗了,现在已经收到了好几条信息
释义
    法律分析:个人信息被盗用造成严重的后果的可以去本人住所地的公安机关报警,公安机关会立案,如果仅是被盗用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公安机关就可能不立案。当事人也可以去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报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
    请问一下你,我的个人信息被泄露,钱财已经被盗,该怎么处理
    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应该报警。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如果个人重要的信息丢失,而且知道怎么丢失的或者是有很多线索,保留证据上诉,情节严重可构成刑事犯罪。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我的信息被别人盗取了,怎么办
    盗用他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一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游戏帐号半年前卖掉了,现在收到帐号的人找到我说帐号被盗了
    法律分析:游戏账号被找回是可以报案立案的,报警也是有用的。已经出售的游戏账号被找回的行为属于盗窃的行为,玩家获取账号后,设置不为人知的密码,只由其本人才能控制。当玩家支付相应对价从另一玩家处获得游戏账号的同时,也获取该游戏账号“唯一性”的特性,玩家将密码予以更改后,就只有该玩家能够取得、占有、使用和处分游戏账号上的虚拟物品和财产。在这个意义上,游戏玩家通过账号对虚拟财产的支配与房屋所有人通过钥匙对房屋的支配并无不同。找回游戏账号的行为就与盗窃的行为相当。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我朋友的手机收到了一条知道我名字的奇怪短信。我怀疑我的个人信息已经泄露了。我可以报警吗
    如果出现手机号码泄露个人信息,个人可以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第一千零三十条 民事主体与征信机构等信用信息处理者之间的关系,适用本编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我的QQ号被盗了,骗子以我的名义借了25元
    qq被盗了骗了朋友的钱报警不一定能追回。意识到被骗后,应当保留好相关证据,第一时间报警求助。把专业的事,最好交给专业人士,警察毕竟抓骗子在行的,他们可以利用侦查权冻结骗子的账号,也可以调查被骗钱财的去向。如果能将被骗的钱冻结在银行卡里或者抓到后收缴到赃款,是最好不过的了。网络诈骗社会影响:2020上半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在线教育、网络支付等网络应用增长迅速,同时也为不法分子从事窃取用户隐私信息、传播不法内容、实施网络诈骗提供了可乘之机。360手机卫士、360政企安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布了法律依据:《2020年上半年手机安全状况报告》,从恶意程序、钓鱼网站、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网络诈骗等角度,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暴露出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分析。仅2020年上半年,网络诈骗人均损失已达到10037元。2021年3月,三大网络高发诈骗类型分别为【兼职刷单】、【冒充客服】、【网络交友】。
    
     该内容由 王国强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5:58:39